

材料科学基础

开课时间: -
当前课程已结束 距离课程开始还有 加入课程 课程进行至第 周,共
人参与
开课院校 华南理工大学
建议学习时长 1 课时
学科分类
适用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
  • 第一章
    1. 第一节

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,其理论性较强且与实际有较密切的联系,主要是使学生系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,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问题,从而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材料研究工作打好基础。本课程将金属学、陶瓷学和高分子等理论融为一体,以研究材料共性规律,即材料的成分、组织结构、制备工艺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,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应用。课程着重于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,内容较抽象,但又是专业课的必备基础,内容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、晶体缺陷、原子及分子的运动、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、金属和合金的结晶、相平衡及相图、材料的亚稳态等。

课程团队

欧阳柳章

华南理工大学

欧阳柳章

华南理工大学

欧阳柳章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华南理工大学)主任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、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,广东省高等学校“珠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教育部跨/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。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,主要包括:储氢材料、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、失效分析、镁基储氢合金熔炼等。主持了“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”项目、科技部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”课题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。他建立了原位制备多相多尺度结构镁基储氢合金的新方法,并应用于创制镍氢动力电池负极材料;创制了系列可控放氢的轻金属和轻金属氢化物基水解制氢材料;发明了将结晶水中的H+作为氢源合成硼氢化物中H-的再生过程无需外加氢源新方法,且实现了NaBH4再生的同时进行CO2甲烷化;达成了Mg基储氢合金中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双调控;发明了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少层磷烯的新方法。在“Nature Commun.”、“Prog. Mater. Sci”、“Angew. Chemie Int. Ed.”、“Nano Energy”、 “Adv. Energy Mater.”、“Appl. Phys. Lett.”、“J. Mater. Chem”、“J. Alloys & Comps”、“Scr. Mater.”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,SCI他人引用超过9000次,H因子59。主编或参与编著了《材料管理》、《工程材料》、《Advanced Materials for Clean Energy》、《新型材料科学与技术》等著作和教材。欧阳柳章教授拥有发明专利20余件,PCT专利6件、其中两件获美国、日本专利。曾获“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”(排名第二、2017年)、“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”(自然科学类,排名第二、2013年)、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(排名第五、2005年)、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(排名第三、2010年)。多次在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,参与组织了“Metal-Hydrogen”、“中日储氢材料双边会议”等国际会议。

推荐课程 查看更多  

提示

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!
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。

退出当前账号
提示

抱歉!
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。

去看看其他课程
提示

恭喜~您已经成功加入《材料科学基础》

开始学习